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95110 领域名称:农村与区域发展 领域英文名称: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一、领域简介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依托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等专业以及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和研究所(中心)举办。该领域现有3个研究方向:(1)农村区域发展;(2)现代农业经济与管理;(3)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二、培养目标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1.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数不少于32学分。 (一)课程学习不少于26学分,包括公共课12学分、领域主干课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及必修环节(不计学分)。选修课一般由学生选修,导师同意。课程设置见附表。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培养单位确定。 (二)专业实践6学分,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往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考核合格获得6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理论、技术、管理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信息化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形式 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三)论文评审与答辩 3. 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3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2名校外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同行专家,或至少有2名校内另一相近、相邻一级学科的硕士 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七、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委员会研究做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八、其他 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办法》(河科大研[2010]16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
中国·洛阳 开元大道263号 邮编:471023